洪琬婷諮商心理師|兒童青少年|情緒議題|家長諮詢 |嬰幼兒睡眠諮詢: 8月 2024 WFU

網站頁籤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孩子變成家中的照顧者-談兒少親職化現象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當時還未被少子化大浪襲來,大多數人擁有兄弟姐妹的經驗,因出生率下降,獨生子女比例相對增加,雖尚未有清楚的統計資料,但可從官方統計資料發現,民國90年的出生人數仍有26萬,到了101年後,出生人數開始從22萬逐漸降低


106-112出生數與生育胎次


你認為現代人不想生育的原因是什麼呢?
生育率下降的因素,可概要歸類於以下六個原因與社會現況,包括:







整體來說,家庭可運用的資源與彈性,會大幅影響現代父母的生育意願。

養兒防老觀念被新世代觀念所衝擊


過往臺灣社會普遍對「養兒防老」觀念有高度認同,認為生育孩子是種投資,並期望手足能在長大後能彼此照顧。但現在願意生育的父母較傾向「建構家庭」、「體驗養兒育女的感受」,並不認為養兒能防老;現代爸媽從自身經驗出發,理解到在現今社會,能獨立生存已不容易,若生孩子的主要期待為替老年的自己「買保險」,結果易不如預期;且手足是否融洽,也與關係上的個性適配有關,簡單來說,若沒有「緣份」,可能彼此照應的機會也不大。

大家庭變成核心小家庭


家庭結構人數變少,會發生什麼事?
原先可以調動的人力變少,家庭內事務難有機會分配出去;成人人力變少,可調動的人力則落在未成年兒少身上。也就是在臺灣十分常見的議題-親職化(Parentification)

親職化(Parentification)指的是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照顧者的角色,且在程度上屬於超出兒少身心負荷範圍、過度承擔責任的程度。這類型的孩子在家中的角色是被「反轉」或「逆轉」,從被照顧者成為照顧者的角色。

像是我們的上一代,那時臺灣還處於生育率普遍較高的農業社會時代,年長的兄姐常需照顧相對年幼的弟妹,但在當時,一個家庭生養的孩子較多,責任不會只落在一位孩子身上;而在現代,出生人數不如以往,部份未成年孩子除了被分擔家中過多的事務以外,也被期待能承擔「照顧父母」的角色。

我們也可以很容易地在社群媒體觀察到某些可能有親職化家庭現象的報導,社會民眾的反應多會誇讚親職化孩子「很懂事」、「體貼大人的好孩子」的標籤,雖然孩子能分擔部份責任是好事,也是放手讓孩子有學習的可能,但通常這類型的孩子很難對外求救,習慣要自身扛起面對困難的責任,因為他們的成長歷程已塑造他們過度承擔的經驗與能力,常常是心理發展危機的高危險群。




功能性照顧與情緒性照顧


照顧內容可分為功能性的照顧與情緒性的照顧。功能性的照顧內容包含:照顧弟妹、做大量家事(影響到日常生活)、打工貼補家用;而情緒性的照顧包含:聽父母訴苦、擔心父母關係失和、被迫介入家人爭執,期望孩子變成仲裁者或調停者。

當父母的生心理尚未穩固、無法完全照顧自己時,容易出現這些不利孩子生心理發展的情況。這種現象的發生範圍很廣,可能會導致重大的短期和長期挑戰,其中,又以情緒性照顧最為影響兒童青少年日後的心理發展。

親職化可能帶給孩子什麼樣的影響?


一、個性與氣質層面
因這類型的孩子,自我分化歷程較短,自我概念通常較低,可能伴隨有低自尊、羞愧感、罪惡感,以及對家庭有長期的牽掛與擔憂,其程度會影響日常生活,並且有較高機會的憂鬱傾向,在女孩身上的典型憂鬱行為較為明顯,而男孩的憂鬱有時會反應在躁動、衝動控制異常的行為層面。

二、早熟背後的問題行為表徵
因照顧角色上的反轉,可能在言行舉止,或是交友圈皆傾向較早熟的類型,但這個早熟並非真正成熟,而是因需承擔照顧責任下的強迫長大;過度承擔的未成年孩子,可能會在求學階段冒出一些大人認為的問題行為,例如:網路交友、未成年懷孕、中途輟學、情緒不穩易失控、未成年性交與性剝削事件。

三、發展危機
青少年與兒童為發展同儕關係與找尋自主、自我認同的發展階段,若因承擔照顧者角色,可能會導致未來難以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影響自我認同及其發展。




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怎麼做?


一、看顧不同孩子的個別需求:
培養家中每位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若能依生理正常發展而習得該有自理能力,對父母即為正向協助,孩子生來並非以協助爸媽的需求為主要任務。

二、尋求外援:
若照顧者有家務或心理需求,可尋求外部人力支援,例如:在經濟及時間的允許下,將家務外包,或是透過正當管道尋求免費心理與社會資源。

三、評估輕重緩急
評估事務的先後順序與輕重緩急,若事務不影響全家人的生、心理健康與安全的前提下,可先降低標準或延緩處理時限。

四、感謝並尊重孩子協助的意願與行為。
放手讓孩子學習生活中的事務絕對有正向的幫助,孩子願意做的額外協助也同時需要我們的看見,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意,也讓孩子接收父母的感謝之意,而非理所當然。

身為子女,我們可以怎麼做


一、依照自身能力協助家人
每個人有其限制與限度,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再以餘裕協助家人,若是在關係上使勁全力,反而耗能更快。

二、堅持自己所喜歡的興趣或領域
協助照顧家中的事務或情緒的情況下,自行能運用的時間相對較少,但我仍鼓勵身為子女的你,持續找到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也就是「做自己」,每天至少有一段日子保有「自己」。

三、取得平衡與討論機會
在順從與照顧自己之間達到平衡,若你認為與家人關係不錯,可主動表達自己願意幫忙的心意,同時也傳達自己可能面對的困難,期待進行事務分工上的調整。

四、肯定自己
無論是想協助家中的心,或是偶爾想要逃離那些事務與責任的感受,這些都沒關係,都很正常;我知道有些父母難以傳達肯定的心,但身為子女的你,一定要肯定自己的付出,因為這個家,也因為你的付出而變得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