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琬婷諮商心理師|兒童青少年|情緒議題|家長諮詢 |嬰幼兒睡眠諮詢: 2024 WFU

網站頁籤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睡眠引導是什麼呢?為何跟認知行為技巧有關係?

「發展」是我們熟知也常被衛教的概念,在育兒階段,除了協助孩子的肢體動作發展、進食發展、心理發展,同時,睡眠也有其生理發展歷程。透過正確的引導,可讓孩子順應生理需求進行睡眠,促進睡眠品質與增加睡眠時數。

「睡眠」其實也有它的生理發展階段


一夜好眠是嬰幼兒大腦發展的根基,在睡好的情形下,除了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展、整合白天的學習與刺激、夜晚睡眠時清除大腦中代謝物質;同時對親子之間的心理健康也會有正向影響,因爸媽的睡眠品質跟著提昇,爸媽睡好,白天更有精神經營親子時光、促進其正向依附關係發展關係品質提昇,孩子在生理需求被好好滿足的情形下,清醒時的情緒也相對穩定。
透過這篇文章,可以知道「睡眠引導」是如何進行的,拆解睡眠引導的前置作業與執行方式,讓爸媽瞭解流程如何進行。




哪些家庭與孩子適合參與睡眠引導?


首先,我們先瞭解哪些情況下,適合使用睡眠引導的資源介入:

(一)評估月齡:
月齡或矯正月齡4個月以上即可以進行,但建議一般要滿6個月以上,他們的生理狀況會比較適合進行。

(二)外顯行為:
孩子有早醒、夜醒、夜醒頻繁、小睡短(30分鐘大魔王)、日夜顛倒、睡眠不足、陪睡哄睡或奶睡,主觀上已影響家中生活、觀察到孩子因睡眠不足而有情緒不佳與暴躁情形。

(三)生理情形:
孩子無健康疑慮或特殊疾病,如:執行期間沒有感冒、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呼吸道或消化系統疾病,或其它醫師評估之重大疾病。

(四)父母需要準備哪些物品:
符合安全規範的嬰兒床以及有夜視功能的寶寶監視器。





流程拆解


若以上都準備完畢,爸媽們開始躍躍欲試,期望孩子能一夜好眠的日子來臨,但同時可能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對於執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些躊躇與猶豫,這些心情是很正常的,因此事前準備也是重要的一環。一般引導進行期程約在2至3週,在進行開始前,會先對整個家庭與孩子有些基本的理解,其中包括:

(一)填寫線上表單:睡眠引導評估表單,收到表單後,即會進行初步評估。

(二)約定線上訪談時間:

1.分享初步評估
2.說明流程
3.依照家庭氣氛與孩子的月齡,進行引導方法的選用與討論
4.很重要的Q&A時間,鼓勵爸爸媽媽多提問。

(重要:睡眠引導並不是Cry it Out哭到睡為止喔!)

(三)閱讀計畫書:
會把流程與訪談內容濃縮成精華計畫書提供給爸媽,讓爸媽更清楚接下來的流程如何進行。

(四)正式執行:
爸媽填寫線上睡眠紀錄表單與琬婷每日不定時回覆,提供評估、回饋與修正方向,若期間有需要進行對話,也可約定通話時間。

執行細節與方向-借用認知行為技巧為助力


(一)生理基礎:
用簡短、摘要的型式協助爸媽瞭解當下月齡的概要生理發展,在執行過程中,透過觀察,歸納出孩子的睡眠氣質,以及每段小睡與長睡眠適合入睡的細節時間。

二)客製化的行為改變方式:
我們會以讓孩子「自行入睡」的方向為主,透過觀察,逐步協助爸媽調整孩子的睡眠作息、睡眠習慣、睡眠環境與睡眠儀式,讓孩子能以平靜的方式入眠。1.5歲前的孩子,非常仰賴照顧者瞭解孩子的睡眠生理發展與行為改變方式來調整他們的睡眠。

(三)客製化的認知調整:
到了1.5-2歲後,孩子逐漸能夠溝通,我們可以在此時加入更多認知溝通元素來與孩子「聊睡眠」這件事,聊睡眠可以從不同的面向著手,它可以很有趣、很生活化,以生活的有趣日常讓孩子感受到睡飽的美好以及對睡眠的正向認知。我們會按照不同孩子的需求與反應,擬定合適的應對方式。

(四)陪伴與支持:
陪伴爸媽一步一步讀懂孩子的睡眠需求,最重要的是,執行期間會讓爸媽瞭解到自己做得好的部份,鼓勵爸媽持續以合適的方式應對孩子的睡眠。



孩子要睡好,除了一部份是天生氣質以外,有很大的部份是掌握在爸媽手上,一起順應孩子的生理需求,讀懂不同孩子的睡眠需求差異,朝向一夜好眠、全家睡好的路邁進。



睡眠評估表單連結:睡眠引導評估表單

Email聯繫:電子信箱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孩子變成家中的照顧者-談兒少親職化現象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當時還未被少子化大浪襲來,大多數人擁有兄弟姐妹的經驗,因出生率下降,獨生子女比例相對增加,雖尚未有清楚的統計資料,但可從官方統計資料發現,民國90年的出生人數仍有26萬,到了101年後,出生人數開始從22萬逐漸降低


106-112出生數與生育胎次


你認為現代人不想生育的原因是什麼呢?
生育率下降的因素,可概要歸類於以下六個原因與社會現況,包括:







整體來說,家庭可運用的資源與彈性,會大幅影響現代父母的生育意願。

養兒防老觀念被新世代觀念所衝擊


過往臺灣社會普遍對「養兒防老」觀念有高度認同,認為生育孩子是種投資,並期望手足能在長大後能彼此照顧。但現在願意生育的父母較傾向「建構家庭」、「體驗養兒育女的感受」,並不認為養兒能防老;現代爸媽從自身經驗出發,理解到在現今社會,能獨立生存已不容易,若生孩子的主要期待為替老年的自己「買保險」,結果易不如預期;且手足是否融洽,也與關係上的個性適配有關,簡單來說,若沒有「緣份」,可能彼此照應的機會也不大。

大家庭變成核心小家庭


家庭結構人數變少,會發生什麼事?
原先可以調動的人力變少,家庭內事務難有機會分配出去;成人人力變少,可調動的人力則落在未成年兒少身上。也就是在臺灣十分常見的議題-親職化(Parentification)

親職化(Parentification)指的是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照顧者的角色,且在程度上屬於超出兒少身心負荷範圍、過度承擔責任的程度。這類型的孩子在家中的角色是被「反轉」或「逆轉」,從被照顧者成為照顧者的角色。

像是我們的上一代,那時臺灣還處於生育率普遍較高的農業社會時代,年長的兄姐常需照顧相對年幼的弟妹,但在當時,一個家庭生養的孩子較多,責任不會只落在一位孩子身上;而在現代,出生人數不如以往,部份未成年孩子除了被分擔家中過多的事務以外,也被期待能承擔「照顧父母」的角色。

我們也可以很容易地在社群媒體觀察到某些可能有親職化家庭現象的報導,社會民眾的反應多會誇讚親職化孩子「很懂事」、「體貼大人的好孩子」的標籤,雖然孩子能分擔部份責任是好事,也是放手讓孩子有學習的可能,但通常這類型的孩子很難對外求救,習慣要自身扛起面對困難的責任,因為他們的成長歷程已塑造他們過度承擔的經驗與能力,常常是心理發展危機的高危險群。




功能性照顧與情緒性照顧


照顧內容可分為功能性的照顧與情緒性的照顧。功能性的照顧內容包含:照顧弟妹、做大量家事(影響到日常生活)、打工貼補家用;而情緒性的照顧包含:聽父母訴苦、擔心父母關係失和、被迫介入家人爭執,期望孩子變成仲裁者或調停者。

當父母的生心理尚未穩固、無法完全照顧自己時,容易出現這些不利孩子生心理發展的情況。這種現象的發生範圍很廣,可能會導致重大的短期和長期挑戰,其中,又以情緒性照顧最為影響兒童青少年日後的心理發展。

親職化可能帶給孩子什麼樣的影響?


一、個性與氣質層面
因這類型的孩子,自我分化歷程較短,自我概念通常較低,可能伴隨有低自尊、羞愧感、罪惡感,以及對家庭有長期的牽掛與擔憂,其程度會影響日常生活,並且有較高機會的憂鬱傾向,在女孩身上的典型憂鬱行為較為明顯,而男孩的憂鬱有時會反應在躁動、衝動控制異常的行為層面。

二、早熟背後的問題行為表徵
因照顧角色上的反轉,可能在言行舉止,或是交友圈皆傾向較早熟的類型,但這個早熟並非真正成熟,而是因需承擔照顧責任下的強迫長大;過度承擔的未成年孩子,可能會在求學階段冒出一些大人認為的問題行為,例如:網路交友、未成年懷孕、中途輟學、情緒不穩易失控、未成年性交與性剝削事件。

三、發展危機
青少年與兒童為發展同儕關係與找尋自主、自我認同的發展階段,若因承擔照顧者角色,可能會導致未來難以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影響自我認同及其發展。




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怎麼做?


一、看顧不同孩子的個別需求:
培養家中每位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若能依生理正常發展而習得該有自理能力,對父母即為正向協助,孩子生來並非以協助爸媽的需求為主要任務。

二、尋求外援:
若照顧者有家務或心理需求,可尋求外部人力支援,例如:在經濟及時間的允許下,將家務外包,或是透過正當管道尋求免費心理與社會資源。

三、評估輕重緩急
評估事務的先後順序與輕重緩急,若事務不影響全家人的生、心理健康與安全的前提下,可先降低標準或延緩處理時限。

四、感謝並尊重孩子協助的意願與行為。
放手讓孩子學習生活中的事務絕對有正向的幫助,孩子願意做的額外協助也同時需要我們的看見,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意,也讓孩子接收父母的感謝之意,而非理所當然。

身為子女,我們可以怎麼做


一、依照自身能力協助家人
每個人有其限制與限度,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再以餘裕協助家人,若是在關係上使勁全力,反而耗能更快。

二、堅持自己所喜歡的興趣或領域
協助照顧家中的事務或情緒的情況下,自行能運用的時間相對較少,但我仍鼓勵身為子女的你,持續找到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也就是「做自己」,每天至少有一段日子保有「自己」。

三、取得平衡與討論機會
在順從與照顧自己之間達到平衡,若你認為與家人關係不錯,可主動表達自己願意幫忙的心意,同時也傳達自己可能面對的困難,期待進行事務分工上的調整。

四、肯定自己
無論是想協助家中的心,或是偶爾想要逃離那些事務與責任的感受,這些都沒關係,都很正常;我知道有些父母難以傳達肯定的心,但身為子女的你,一定要肯定自己的付出,因為這個家,也因為你的付出而變得更加穩固。











2024年7月3日 星期三

性犯罪與孩子們的距離-談兒少性剝削。





我們在討論「性」上面的勇氣


台灣社會對於性議題上的著墨與討論,仍像是披上好幾層的薄紗,想談,卻常常談得很隱晦。
每個人在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著經驗,長輩會告訴你「你怎麼來的?你長大就知道了」、「男女授受不親」、「出社會以前不准談戀愛!」、「未成年生小孩就是撿角。」等等話語。
 
不知不覺,在十幾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多少都有些內化這些觀念。

也許會以為,不要談論性,我們就能保護下一代,保護我們的孩子,但實際上,從社會的快速變遷、資訊流通相當便利,以及性犯罪案件上昇,驗證了我們其實談得遠遠不夠;但也不是說毫無進展,至少,我們在性別上給予的多元尊重、身體界限的維持的觀念上,可明顯觀察到,這些知識比以往更容易取得,也更加普及。

報導者 THE REPORTER在YOUTUBE頻道上發布了一則報導影片,描述兒少影像產業如何在台灣蓬勃發展與經營,以及描述被揭發的兒少性剝削案件,司法審理的歷程以及記者的整理。


110-112年通報案件明顯上昇


過往在統計上,會主觀認為通報案件並不包含黑數,其原因可能因為被害人不願曝光,或是有其它考量而選擇隱忍,造成未通報的狀況。但即使如此,110-112的通報案件量上昇比例相當高,除了社會對性剝削的意識增加以外,可能受害者的求助意願有顯著提昇。




熟人性侵/家內性侵







上圖是衛福部統計112年全台灣通報之性侵案件數字。
大家可以看到,熟人性侵在18歲以下之未成年案件中佔九成以上,跟原先我們的猜測「加害人會對不認識的人下手」的概念相去甚遠,而且,他們通常很懂得與人建立關係。

以影片中提及的「大貓事件」與「美術館叔叔」事件,他們會帶著孩子去美術館看展、一起出遊,在家長面前會展出專業且有同理心的模樣,但令人震驚的是,他們會一起侵犯孩子,甚至強迫4位未滿12歲的孩童,彼此互相侵犯,再使用手機側錄,再將孩子受苦的影片上傳戀童暗網公開。

整件事中的關鍵在於,對方很有獲得家長信任的能力。


關係建立的背後,是創造權勢


「他們在社會中更難以被辨識出來,也許比我們都還要社會化。」

當一個以高度同理、高度充份運用人際技巧的「專業工作者」來靠近家庭,包裝著「老師」或「親子活動」的糖衣,很難讓人在一開始就察覺他們的動機不單純,同時,他們可能也是社區鄰里的好朋友,甚至主動願意幫助弱勢家庭。你可以說,他們很懂得「關係建立」,只是這個關係建立的背後,未必是真的想與孩子或家長建立關係,而是變相成為滿足他們的需求所在,說明白些,這是權勢性侵中很常被提及的:加害人會創造出一種「權力不對等」的關係,好讓你臣服,或是選擇非常相信你,再透過性的手段操控,讓被害人感覺自己很糟


我們可以如何提高警覺?


預防勝於治療,若我們能在預防階段,與孩子建立好親子關係,給予足夠的情緒支持與協助,並且對於性犯罪、性教育層面持續保持學習心態,同時也帶著孩子學習,即使遇到類似案件,或可能接觸到加害人,請保持冷靜與保持合適之距離為上。


1. 平時建立穩固的親子關係:把聊天當作每天的日常,透過聊天的方式,從小培養親子互動習慣,過程中也請記得避免批判、指責、挑錯,否則久而久之,孩子會選擇不與我們分享他的經驗,這樣若孩子需要我們的協助時,才不容易錯過機會。

2. 教導孩子保護自己的方式:協助孩子建立身體、心理界限的概念,慎選學校、托育場所、課照班、共學團體,除了多透過聊天瞭解孩子在校生活狀態,也建議避免讓孩子跟其它成人有獨處的機會;平時可用較淺白的例子教導孩子如何維持健康的身體界限,例如:不可讓他人觸碰自己的生殖器,以及親吻臉頰、嘴巴,或抱得太緊、太久。通常年紀愈大的孩子愈能以語言方式溝通與理解身體界限,前提是要持續地在生活上累積親子互動習慣。

3. 告訴孩子,你沒有錯:成長過程中,孩子總是在練習拿捏界限,若發生類似情形,請大家一定要先抱抱孩子,表達自己和孩子將站在同一陣線來處理事情,千萬不要馬上責怪孩子,畢竟,有時連家長都很難馬上察覺出異狀,更何況孩子是面對一個外表及行為非常友善的長輩。




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孩子睡不好,但我又怕睡眠訓練讓孩子心理受傷!」 談睡眠訓練與安全依附關係的共存

 
「睡眠訓練會讓孩子一直哭,這樣是不是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






談到睡眠訓練,有些家長會擔心訓練過程中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擔心的源頭來自於睡眠訓練中,可能會引發孩子短期的哭泣行為。

這個擔心其實是身為父母的本能反應,是非常正常且合理的,過往我接觸的家庭中,有些過於不擔心孩子哭的家長,我反而會請他們在訓練期間多加留意孩子的情緒;尤其對於口語表達尚未發展完全的孩子來說,哭泣,是一種最直接明顯的表達,照顧者通常會從情境脈絡下,推敲孩子的可能需求,也就是說,父母通常會是最瞭解孩子的人。

的確,有時難以分辨孩子哭泣背後的需求為何?是想睡覺的哭、還是是不舒服而需要大人協助的哭、或是因為飢餓,更或者是,他的背癢了卻抓不到,希望照顧者能聽懂這個需求所發出的哭聲。

在我們文化裡,對於哭泣的容忍度通常較低,除了父母聽久了會失去耐心,旁人的直覺反應,通常也是請父母讓孩子盡速停止哭泣,而父母在壓力之下,的確也容易因壓力而盡快安撫孩子。
除了擔心哭泣可能造成的傷害,父母通常也會擔心訓練過程中,破壞原有的安全依附;身為心理師與睡眠顧問,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

我們今天先將睡眠訓練和依附關係分開來談,最後再看看,是否有機會在安全的依附關係之下進行睡眠訓練。


睡眠訓練(Sleep training)是什麼?


睡眠訓練是讓父母讀懂孩子睡眠需求的一個過程。名詞中的訓練,其實是翻譯過來的結果,但整個過程,若要說是訓練,我認為比較像是在訓練父母,而非訓練孩子。

執行過程中,會讓照顧者概要瞭解睡眠生理知識,這會提供一個大方向性的執行框架與概念,讓照顧者瞭解睡眠發展進程,如同我們協助發展孩子的進食學習,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歷程,從哺乳、副食品試敏、擴大食材,再視孩子的反應以調整變化。

睡眠也是需要學習的,孩子在睡眠中的個別需求,也是需要我們透過觀察孩子來發現的。

怎樣適合進行睡眠訓練呢?若是家中孩子長期睡不好,有早醒、夜醒久、夜醒頻繁、小睡短、睡眠品質不佳而引起的情緒不穩定,且同時也影響到照顧者的睡眠,即可考慮諮詢睡眠顧問的協助。若父母想進行睡眠訓練,必須先尋找受訓及認證過的睡眠顧問,你可以詢問顧問的專業背景與受訓歷程,專業的睡眠顧問會先進行睡眠環境評估、概要瞭解孩子目前的生理發展及健康情形(例如:月齡、是否足月生產、目前作息情形)以及家庭教養偏好,再從其中的資訊給予初步評估與回饋;並非每位孩子都適合睡眠訓練,例如:有嚴重過敏或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有可能不適合進行睡眠訓練,需先將症狀控制得宜再進行評估。

我認為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家長尋求協助時,可以觀察顧問與自家的適配性,期間有任何疑問,都建議直接提出,以確保自己的權益。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什麼?


此理論是John Bowlby於1950年代所提出,他以一個系統性的方式,研究親子互動關係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而我們常聽到的「安全依附」,指的是照顧者能以合適、平穩的方式回應孩子。例如:語氣平穩、臉部表情放鬆、合適的肢體接觸、眼神交會(讓孩子與你在同個高度);而孩子也能在穩定的歷程中,逐漸長出自己的安全感與安穩的關係互動方式。
依附理論鼓勵父母在情緒上與肢體上做出的正確回應,例如:若孩子因肚子餓、想喝奶而感到不舒服,我們該做的是溫柔且專注地進行哺餵動作,而非給他一個有趣的玩具。


二者如何兼顧?


這應該是所有父母最期望達到的平衡,睡眠訓練與依附關係之間有「正向交集」,看到這裡,你心中有方向了嗎?

我期望中帶給家庭的睡眠訓練,即是希望能順應孩子的睡眠生理需求、增加睡眠品質,能夠一覺好眠,很重要的是,不會因為練習好好睡覺,而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家庭睡眠學會(Family Sleep Institute)在2022年發表一篇文章-Sleep Training & Attachment: Facts,談到睡眠訓練與依附間的關聯性,其中提到依附教養並非時時刻刻與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系統性瞭解孩子的各種需求(其中也包括睡眠需求),並且提到父母也需要睡飽,才能以安全依附的方式正確回應孩子的需求,否則父母若陷入睡眠某程度的迷思,孩子仍然睡不好、父母一起被睡眠剝奪,可能導致白天的親子時光時,無力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
睡眠訓練的方式有很多種,尚未接觸的人,也許以為睡眠訓練單純就是顧問陪著你,把小孩丟到床上就離開,後面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皆一概不顧。

破除非黑即白、二元對立


睡眠訓練的執行,可以在一個穩定的架構中,與顧問討論出不同的選擇,也就是「客製化」的概念,如同進行諮商一樣,任何想法都值得被提出與進行討論。我相信我們不會只有「0」與「1」的選擇,0與1中間的選擇,正等待我們去發掘。所以我時常鼓勵照顧者在過程中提問,包括心中對顧問的疑問、對進行方式的疑問,以及其它在心頭冒出來的各種微小疑問,這些都值得被好好討論。

回到我們對於這兩者的關聯與看法:
在尊重與瞭解孩子的睡眠生理發展的基礎上,讀懂並瞭解孩子的睡眠需求,並且觀察孩子於訓練過程的反應,從中微調、掌握更多親子互動細節,也找到父母應對的平衡點,創造雙方睡好的雙贏。






如果想更進一步瞭解與申請睡眠諮詢:
1.可來信瞭解更進一步資訊:琬婷心理師之信箱
2.填寫諮詢表單:睡眠諮詢表單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爸爸媽媽,我今天都沒時間玩,可以讓我晚點睡嗎?」--談安排孩子的作息

作者:洪琬婷


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家長諮詢,「作息」是一個很常被問到的問題。

現代孩子的課業繁重,最早可能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有一些回家功課要做;課餘時間需要額外學習的技能也不少,若再加上回家後,孩子可能多少需要一點自己的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勢必容易壓縮到睡眠時間,通常這時候爸媽會面臨兩難:希望孩子有足夠時間學習、但也希望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深橘色為建議時數、膚色為可接受之時數,而深藍色為可能影響健康之區間


我們可以先來看這張圖,依照您的孩子年齡,對照孩子目前所需的睡眠時數(此時數包含白天小睡及夜晚長睡眠),可以發現,其實孩子所需要的睡眠,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多。

青少年時期,面對生理上的生理時鐘後移的發展現況,普遍青少年是容易比成人更晚睡的,因為在青少年發展階段,他們的褪黑激素分泌得比較晚,整體合適的睡眠期程會後移,偏向「晚睡晚起」的作息,但這並不是他們主動選擇晚睡,而是生理上睡眠發展期程影響的因素。目前,臺灣普遍學校的上學時間仍偏早,所以青少年普遍睡眠都有不足的情形。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回到父母本身,我們可以先從自己的觀點出發,觀察自己的想要與孩子的需要,是否有所差異?

身為現代的爸媽,多少會有一些幼時經驗是孩子們目前也正在經歷的:我們每天有許多被期待做的應該做的必須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可能有許多不能做的、沒辦法做的,甚至是當時父母不允許沒有辦法給予的部份。

那些做了很多,以及沒有辦法做的,最後留在你心裡成為了什麼樣的詮釋?


你的經驗會深深影響著孩子


我們都知道,幼時經驗對人有著深遠影響,我相信人的本性都是深愛著孩子,無論是哪一種的育兒積極,背後都有它的動機及期待;更不用提,學習當父母,也是非常有挑戰性的,父母必須不停地進化,才有辦法應對每一階段不同的育兒挑戰。

在我們擁抱下一代的來臨時,我們是否能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幼時經驗?是否有意願在當父母的歷程中,學習理解孩子的實際發展需求?以及我們如何安定地回應孩子?

任何歷程都無法以完美定義,其中包含孩子的成長,以及如何成為父母也是。


可以如何安排孩子的作息?


請記得,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作息,而睡眠上的安排,也不鼓勵按表操課。

我們可以以孩子的生理需求為主,因為若要學習或鞏固新技能,必須仰賴充足的飲食與睡眠,睡眠中可以修復白天疲勞,並且鞏固白天的學習歷程,讓白天吸收的資訊能藉由睡眠時間,好好地吸收與保存。

當我們滿足這些吃好、睡飽、感到安全感之後,我們再與孩子安排剩餘的珍貴時間,來充實自己。



(一)學齡前的孩子作息:

1-3歲間的生理時鐘變動幅度較大,若孩子有睡眠問題,且影響到全家作息與健康,建議可諮詢嬰幼兒睡眠顧問,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建議在晚上八點前入睡
而3-6歲年齡區間,以臺灣來說,建議仍要維持午睡機會,若有午睡的情形下,一般建議的生理時鐘入睡區間約在19:30-21:00;孩子在此階段,也容易有入睡拖延的情形,這時候並非孩子真的不想睡,而是他們會努力抵抗睡意。

(二)國小時期:

剛進入國小的低年級階段,孩子可能會需要時間適應,建議於回家後,盡早讓孩子完成作業,留一段睡前安靜時刻,陪伴孩子聊天、暫停3C的使用、調暗燈光與降低音量,營造相對較適合的睡前環境(此部份也同樣適用於學齡前孩子)。

中高年級的孩子,適應學校若無太大問題,因體力可能較為充沛,若要消耗體力,建議於睡前3小時前結束體力行程,讓孩子的身體有機會能順應生理時鐘,逐漸進入夜晚的入睡狀態。

(三)青少年時期:

如同先前所提及,青少年因生理時鐘後移的生理發展,普遍會有晚睡晚起的情形。若是家庭情況可行,建議避免選擇需通勤太遠的學校,以及鼓勵青少年能進行午休,彌補長睡眠的不足,維持基本的注意力與警醒度。



總結


通常我會建議父母在作息中找到平衡,這個平衡,來自於:

(一)瞭解孩子的生理睡眠需求:保護他們的睡眠。
(二)合理安排孩子的日間活動:增加夜晚的睡眠驅力。
(三)全家人型塑正向的睡眠健康環境:大人跟著做,孩子也比較容易學習。
(四)照顧者在過程中的分工與接力。

心法在於:協助孩子養成一個健康的作息習慣,而非強迫孩子一定要在哪個時間點睡著或是一定得在哪個時間點做任何事。

當父母的確不容易,既要照顧好自己,也要適時地協助孩子成長。我們可以在過程中能找到停頓點,停下來做個簡短的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以及理解孩子的發展需求,也許有機會找到疑問的答案或方向,再慢慢生出勇氣前行。

想哭也沒關係!-談幼兒情緒調適

作者:洪琬婷








每到週末假日,大人也放假、小孩也不用上學時,就是全家人可以共渡的時光。我們常常往市區的各大公園跑,或是準備採買一些平常無法採買的東西。
󠀠 󠀠
孩子已經很習慣獨自坐在後座的汽座上,行車時間也常是我和另一半的聊天時間,有時聊著聊著,我會偷看一下後座的孩子;我發現他常常在唱歌或是看著窗外,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或是難得的放空?)有時我會把手伸過去按摩他的腳,問問他在想什麼或正在看什麼,孩子常回答一些我們曾經在繪本裡讀過的句子,其中一句就是--「想哭也沒關係」(出自於繪本-掌心的秘密)。
  󠀠

󠀠為什麼「想哭也沒關係」?


我對這句話滿有感覺的。

當初孩子剛上幼兒園,我也剛返回職場時,很常和他一起共讀這本繪本,孩子因為適應環境與適應主要照顧者轉換的原因,期間也經歷了好一段時間的不定時情緒風暴,一度我也如同大部份的母親一樣,懷疑過自己返回職場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我理解,這個決定已經是反覆思量的結果,所以我們只能陪著孩子渡過這個過渡期。
  󠀠
現在回過頭來看,孩子真的是很有韌性與學習力的生物。

角色切換與心理狀態


雖然身為心理師,可能想像中「應該」要很能面對孩子的各種情緒風暴,有時候自己卻很難在「心理師」與「母親」的角色下順利切換,內心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內心不免仍有身為母親而產生的擔心與焦慮。

當時這本書不僅讓孩子知道,想哭也沒關係,也讓有點焦慮的我,不停地對話、告訴我自己:「想哭真的沒關係」,也可以不斷地透過說故事的角度來和孩子聊哭泣這件事。
󠀠
每次讀這本時,我總會刻意把這幾句話說的很生動

「想哭也沒關係」

「想哭的時候,還要笑嘻嘻的,不是很辛苦嗎?」

「所以,想哭的時候就哭吧!」

從哭泣經驗中學習好好哭泣


當孩子逐漸累積幾次正向的哭泣經驗,除了知道想哭也沒關係,也知道哭泣並非唯一一種表達方式之後,旁人就更能理解孩子當下的情緒及狀態後,孩子有感覺到「被同理」、「被理解」,情緒強度較高的哭泣頻率也下降了。  
󠀠
是啊!想哭也沒關係的!

不止小孩,連大人也是,想哭也是沒關係的,想哭就哭吧!


你,內心受傷了嗎?談替代性創傷

作者:洪琬婷


你,內心受傷了嗎?




前陣子,幼托虐童事件不停在社群媒體更新最新進度,包括我自己在內,即使事前已知道內容會令人心碎或悲傷,看到標題仍會忍不住點開閱讀。


我想回到看見新聞的當下,問問讀者們,當你們第一時間看見保母虐童案件新聞,當下你有什麼感受呢?


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是什麼?


每每有社會事件發生時,我腦中常想到一個概念-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原先這個概念比較常運用在第一線助人工作者上,指的是我們在面對他人的事件與經驗時,雖自己非當事人,但透過本身的共感能力與同理心,與案件內被害者產生類似或相同的創傷反應或情緒;而這些反應或情緒不只影響在當下,更可能影響到日常生活的進展。
雖然我們知道資訊的擷取和吸收歸納是需要理性判別的,但難免我們在接收資訊的當下,大腦已經自動化的吸收這些尚未被好好整理的資訊;接收資訊後,情緒也容易跟隨之起伏。

但這都沒關係,我們可以藉著重大事件的發生,提醒自己:


你可以這麼做:


一、覺察自己當下狀態(Self-awareness)
生氣也好、憤怒也好,甚至你可能會有些緊張、焦慮、擔心,請告訴自己這些情緒都是很正常的,我們不必刻意排除情緒在外,大量的危機事件訊息,很自然地會引起人的情緒與生存本能。

二、維持住基本飲食、工作與作息狀態(Balance)
請記得自己身體最基本的需要,我們維持同樣的飲食習慣,以及最適合的人類的二段式睡眠(午睡-成人不超過20分鐘及固定的長睡眠時間),同時也保持著覺察,適時放下社會事件的訊息,回到生活正軌上。

三、創造正向連結(Connection)
如果你仍舊感到情緒因事件難以穩定,可以嘗試和信任的對象或是團體,聊聊近期因事件而被影響的自身感受,如果聊完反而讓自己陷入更難以脫離的情緒,建議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如何應對令人感到害怕和痛苦的回憶?


目前創傷知情的概念已開始在臺灣推廣,以下提供兒福聯盟製作的影片,讓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在資訊龐大與流通又非常快速的時代,每天都會有非常多元的資訊映入我們的腦海中,無論有沒有重大事件發生,維持好自己的覺察、好好地照顧自己,才能讓我們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走得平順又久遠。